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官方微信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诊断计划”成果发布丨专家意见:黑天鹅VS灰犀牛,疫后时代印刷包装行业的危机应对思考

导读:疫情过后,基于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数字化建设的高潮。印刷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生产与印刷制造工艺的有效融合,将数字孪生技术(DigitalTwin)应用于印刷生产过程,构建信息双向驱动下的智能印刷车间。

◆长期以来,印刷产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单一要素和资源的整合模式,缺乏多要素和资源的跨界融合。

◆印刷智能工厂是印刷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集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

◆作为信息加工产业的印刷业,天然具备数字化基因。

数据决策在未来的印刷企业经营管理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印刷人攻坚克难,舍利取义,复工生产,积极承担了疫情防控宣传品印刷,以及药物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的包装生产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印刷保障任务;勇担大义,印刷人不缺位,再次体现了印刷行业兼具文化宣传和制造服务多重属性,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1

 

 


黑天鹅VS灰犀牛,印刷业在危情中前行

 

 

罕见的“黑天鹅”

媒体普遍把此次突发的疫情比喻成“黑天鹅”,指极其罕见的风险,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可以颠覆人们对天鹅的定义,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黑天鹅”事件一旦发生,倾天覆地,对外界产生极大影响。

此次突发疫情造成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远超过近年来价格波动、中美贸易纠纷、环保治理等引发的产业危机。目前,业内普遍认为4月份能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但产业链上下游完全打通、经济社会体系回归正常、居民消费信心恢复常态还有待时日,5月份或许是更合理的期待。

在3-5个月的疫情防控期,受疫情影响,波动的供应链、消失的订单、如履薄冰的生产复工、日渐紧张的现金流都是行业需要应对的不利局面。一方面,这将加速部分应变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退出印刷行业,自然腾出部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加速了集团型大公司企业并购、重新划分市场的步伐,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行业结构布局。

潜在的“灰犀牛”

与“黑天鹅”对应的还有“灰犀牛”,指能够预测但习以为常的风险,就像一只远处跑来的犀牛,开始你觉得笨重缓慢,一旦贴近时,却难以躲避,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初期便可察觉,却又让人视而不见。

黑天鹅的可怕,因为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实属无奈。灰犀牛的可怕之处在于,本来可以避免,却最终厄运来袭,除了损失本身,为此的悔恨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痛。因此,往往毁掉我们的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如果说黑天鹅有积极意义,那就是警示我们身边还有灰犀牛,应该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防范和化解产业风险。

长期以来印刷产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单一要素和资源的整合模式,缺乏多要素和资源的跨界融合。大量企业聚集在中低端无序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缺乏龙头型企业,无法形成产业合力,在遇到重大社会危机或者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体系鲁棒性较差;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配置模式粗放,精益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应急预案制定与决策机制;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较低,部分工序占用人工较多,关键岗位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印刷车间生产隐患较多,印刷生产依然是“刀尖上的舞者”。

2

 


危情倒逼,转型升级的机遇

 

 

人类社会的每次危机,必定也是一个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级的过程。面对“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不管是体型巨大的鲸鱼,还是在生命力强大的沙丁鱼,在全力应对巨大危机的同时,也应主动分析、认真思考如何把危机变成企业自我升级变革的契机,做真正的强者。

智能化建设,各就各位,加速跑

在本次疫情控制中,传统制造企业的短板暴露无遗。作为离散型制造业,印刷企业中部分劳动密集型工序、过度依赖员工技能的岗位、传统的管理模式成为制约复工复产的关键。通过本次疫情防控,“机器换人”的基本认识已经普遍被接受。这场大疫之后,印刷企业或许会加快智能化建设的步伐。

image.png

 

印刷智能工厂是印刷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集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基于数字化印刷工艺设计、智能化生产流程管理与调度、数字化印刷设备、印品质量闭环控制和物料配送为重点的系统集成,实现印刷生产中实时监控、检测和现场信息提取等智能管控,使设备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模式,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满足及时的生产响应,使得印刷业运营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总体成本更低,更能有效的面对各种市场情况以及突发事件。

智能化的建设是以先进的印刷工艺和精益的生产管理为基础,以硬件和软件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标准化为基础,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路径制定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的实施,立足行动、追求实效,并做好充分准备看待建设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理解智能化建设的螺旋式上升特点,并坚信方向正确和目标的可实现。

《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2018)》,吹响了全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号角。从此,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印刷行业以信息技术与印刷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充分践行“标准先行、夯实基础,数据驱动、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示范引领”24字发展方针,探索智能化建设的可行路径,推动印刷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印刷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印刷企业的智能化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先见者明,先行者立,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才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数字化变革,发挥数据的真正价值

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防控数据信息系统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武器”。通过“汇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的数据应用闭环,强化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场景应用,及时追踪重点人群流动轨迹,为联防联控提供大数据决策支持;分析和掌握疫情传播规律,消除防控盲区和不确定性,为资源的合理调度提供依据;在充分应用中实现“数战数决”,进一步提高防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作为信息加工产业的印刷业,天然具备数字化基因,但实际情况却是印刷设备的数字化接口开放程度不高、生产过程数据孤立、异构信息采集与集成困难、数据双向动态链接与融合不足、车间信息层和物理层不同步等,导致实际企业生产管理中却没有发挥数据信息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印制过程过度依靠人工经验干预,面对危机时缺乏科学应急预案制定与决策机制。

在疫情过后,基于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数字化建设的高潮。印刷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生产与印刷制造工艺的有效融合,将数字孪生技术(DigitalTwin)应用于印刷生产过程,构建信息双向驱动下的智能印刷车间。智能印刷车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车间设备运行参数的智能采集和互联互通,为复杂生产设备提供预测性维护;以多源异构数据和多维度模型融合为驱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将生产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建模、仿真技术应用到印刷生产流程管控中;根据大数据分析预测、诊断和控制印刷生产过程,实现数据驱动下生产智能管控与决策,推动印刷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可以预见,数据决策在未来的印刷企业经营管理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不断拓展数据系统功能、丰富应用场景、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大数据系统对印刷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组织运行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的牵引作用,使之成为生产科学决策、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合理规划、市场精准研判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实现产业发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网络安全,潜在的“灰犀牛”

与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相似,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在工业制造中应用,以及更多制造型企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不断前进,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潜在、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灰犀牛”。

网络病毒通过虚拟数字化的程序或代码,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和网页恶意代码等形式,使感染的计算机常出现运行速度变慢、无故死机重启、丢失或损坏文件等现象,甚至造成机密泄露,损害企业生产和经营安全。据卡巴斯基2019年安全报告指出,中小型企业在恶意软件和DDoS攻击上的平均损失大约为11.7万美元和13.8万美元,大型企业仅在勒索软件攻击上,处理成本就高达每起146万美元。近年来,不少印刷企业也屡屡遭遇勒索病毒侵入,造成生产停滞等损失。为此,印刷企业需要提前加强防范,预备技术应对方案。

image.png

首先,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整体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形成全方位保护意识体系,加强必要的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培训,做好工业控制网络、企业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安全防护,制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防止失控,减少损失。同时,提高应急处理水平,预先设置防火墙隔离和过滤掉外部可疑的网络病毒,实现对出入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信息等进行控制;采用适合的杀毒软件,利用主动防御系统对内部进程进行扫描或监测,面对恶意进程或网络病毒攻击行为时主动进行隔离并及时示警。

此外,目前还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数据应急救援系统(mockos),通过部署时光机系统,建立统一的管理应急恢复中心,短时间内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无条件快速恢复,且不需要提前进行全量或者增量备份,更适合印刷行业应对网络病毒这类潜在“灰犀牛”侵害。

防患于未然,消防安全大于天

3月2日晚间,位于湖南长沙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沙星沙包装有限公司一生产车间突发大火,映红的天空、坍塌的厂房再次刺痛印刷人的心,消防安全也是印刷企业生产中屡屡遭遇到的一头“灰犀牛”。

近期,笔者曾赴数家印刷包装企业调研安全生产现状,获知企业迫切需要符合行业生产特征、满足实际需求的消防解决方案。因此,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适用于印刷包装行业,集隐患主动发现、险情精准预警、火情快速反应于一体,能够实现及时感知、智能预判、快速反应的智慧消防综合解决方案十分有必要。

 

 


“黑天鹅”中没有赢家,“灰犀牛”中不做输家

 

 

“抬头黑天鹅漫天遨游、低头灰犀牛满地撒野”。印刷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中国印刷业正面临多重叠加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准备好迎接一切未来。

不管为了求存于“黑天鹅”,还是防患于“灰犀牛”,印刷企业都应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新变化,强化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盈利模式,打造竞争优势,促进印刷产业新业态的有序建设。

不必等候炬火,大浪淘沙,物竞天择。面对黑天鹅,或许没有赢家;但对于灰犀牛,我们可以不做输家。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战胜过疫情的人类将更加健康,栉风沐雨后的印刷行业也必将更加强大。


文章来源:印刷工业